在這個大數據當紅的時候,JAMA也出了一篇超級大數據來尬一腳。有鑒於CPR和緊急插管處理這種東西不太可能來來做RCT。像這樣回朔性又是超大數據的研究,也許是有發揮的空間(不過看完就知道啊,data只有量,沒有質的話能幫的忙還是有限)
這費時十年回朔性的研究內容出自於美國 GWTG-R registry ,收集了IHCA又沒有簽DNR的成年人共十萬多人。
資料裡面的CPR時插管與否是指心跳停止,一直到CPR結束為止(包含沒有ROSC的病人)。
但最後做統計時拿來配對比較的時候使用的是前十五分鐘。(為什麼是這個數字至少本文是沒看到說明)
失敗的插管嘗試並沒有被列入插管組的登記資料裡(但是有沒有被列在對照組?)
Primary outcome看的是從活到出院的存活率。
Secondary outcome看的是有沒有ROSC以及出院時的功能性(functional outcome)
而outcome的評估是以Time-dependent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的方式來進行的。就我
破破的統計理解起來是...
先抓一個人,在15分鐘內在某一個時間點插管
對照另一個風險相似的對照組在同時間點上沒有插管
最後統計出來的結果。
最後的結果倒是滿跌破大家眼鏡的,在急救開始15分鐘內任何時間點插管,不管是出院存活率,ROSC比率,出院時的功能性統計相較沒有插管的都是比較差的。
合理的猜測是,插管可能會造成壓胸,或者電擊的結果中斷(尤其shockable rhythm那一組的結果)。或者插管後使用高濃度的氧氣,對病人造成不良影響。
為什麼都有ACLS訓練了,還會出現這種晚插管或者沒插管的情形呢?至少在我工作的醫院還沒有看過時間內不插管的。這情境我實在是想像不到。
當然之後有很多可以吐槽的空間,包括我們不知道那些用來比對的未插管組,會不會在之後有沒有被變成插管組了(也就是對照組包含了未插管,以及delay插管)再者,插管組的疾病嚴重程度可能比較重,遠本預後就不好。
插管的時間有紀錄,但是花了多久,有沒有影響到病人供氧就不得而知另外,本來有要插管的人會不會因為插管失敗,或者耗費時間過長,而被歸入對照組,這也無法得知。
畢竟是篇費時又超級大的Big data,而且前瞻性的研究更不太可能出現。到底ACLS之後回不會因而改流程呢...就繼續看下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