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老師及專家們補充:
因讀的文獻多屬國外資訊,與國內多有誤差
老師們的先放在前面,以免誤導讀者
#有關減白的血小板以及紅血球的健保規定方面
減白的分離術血小板是7300點,分離術血小板是4300 點。
健保目前對減白的適應症有設限如下:
1.須長期輸血之病患
包括再生不良性貧血,重度海洋性貧血, 陣發性夜間血色素尿症, 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腫瘤接受化學治療而抑制骨髓者,2. 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新生兒及免疫不全之病患
3. 因白血球引起發燒發冷反應二次以上之病患。
4. 子宮內輸血或換血病患
*** 但減白的紅血球完完全全沒有設定條文。
#血小板的壽命與保存期限
血小板因本身壽命只有七天,離開體外後國內目前維持效期五天。
美國地廣人稀目前有在推行七天效期的血小板,但輸注前需要確效。
保存溫度因為在22+/-2度C的血小板振盪器中,所以全球的血小板血品理論上是在捐贈中等待捐血者之血液培養48小時後無長菌才會被釋放到各個用血單位。
#台灣預防性輸血小板也和國外些許不同,血液科醫師的門檻普遍抓在兩萬左右
---------------------------------------------------------
紅血球製品
輸血門檻
#沒症狀的建議在 Hb 7 g/dL
#ACS的病人建議抓 Hb 10 g /dL
保存時間
根據血液保存液不同
CPDA-1 Red Blood Cells採血後35天
SAGM Red Blood Cells採血後42天
減白紅血球
設計出來為了
#降低 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尤其接受多次輸血的病人)
#減少感染(包含CMV)
不過這兩個FNTR 和整體感染預防這兩項目的在大數據看起來並沒有達到統計上的意義
減少感染方面:risk ratio [RR] 0.8, 95% CI 0.62-1.03
減少發燒方面:RR 0.81 95% CI 0.64-1.02
TRALI也沒有差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Dec 3;(12):CD009745
而減白的過程可以在儲存血前也可以在儲存之後進行,前者比較可以有效預防cytokines之累積
在米國,普及使用率已經到80%
在我所在的醫院也是全院(大力推廣中)使用減白了
Uptodate建議如果不差一點錢的話應該要廣泛使用,但如果使用受到限制,可以留給長期輸血,實體或血液器官移植接受者,可能接受者移植,心臟手術者,先前有過 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的人
#另外,也可以避免對於捐血者的HLA 產生 alloimmunization,這個反應對於需要長期輸血小板的患者不利,抗體可能會造成血小板的破壞
Washed RBC
在使用前洗掉血中的蛋白或者是製備時加入的甘油,洗掉後存放時間短,大概只能放一天。而且過程費工,會使最後能用到血的時間延後。處理過程也會浪費掉約20%左右的紅血球。
Irradiated red blood cells
使用X光或者伽瑪射線使血液中之T淋巴球去活化
正常雖然輸入的血中的白血球可能造成對受血者的免疫反應,但是會被受血者的細胞免疫系統反攻擊中和掉(反擊啊)。但是如果受血者的細胞免疫出問題了,就會GG,放任捐血者的淋巴球攻擊組織,尤其是骨髓。
要小心因為細胞破壞造成的高血鉀問題(為未照光的兩倍)
什麼人要這麼搞剛(適應症):
可能因為捐贈者T淋巴球造成排斥反應( 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s. host disease)
免疫不全患者(特別是細胞免疫)
接受intrauterine transfusion的患者
有血液腫瘤或者固體腫瘤(這裡指 sarcoma, neuroblastoma, Hodgkin lymphoma)
(還有使用Cytotoxic agents的病人也是可以考慮的)
接受周邊或者骨髓幹細胞移植的病人(還有預計要做的)
接受的血來自 血親或者 HLA吻合者
(RBCs from blood relatives or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compatible donors)
這比較複雜,我的理解是當接受者是HLA-heterozygous而捐贈者是HLA-homozygous而且HLA-homozygous還都一樣的時候,就會發生,接受者認為輸進來的血是友方,但是輸進來的血卻認為受血者的組織是敵方。
同樣的原理:今天如果為了血小板被免疫反應破壞,而特別輸了HLA compatible的血小板,這輸的血一定要先拿去照一照
接受顆粒球輸血者
HIV不是適應症!!
預估輸血效果
每單位PRBC 預期可以上升
輸血的Volume方面
1U 約 110~193ml
使用CPDA-1 保存液的血品 2U 約 238~386ml
使用SAGM 保存液的血品 2U約 343~492ml
別忘了還有輸血時一起給的Saline,輸液的量不少呢
血小板製品
輸血門檻:
一般抓在50000 /μL,比這個數字高可以進行一般性的手術,如果沒有其他的藥物抑制都不會增加出血的風險。
血小板數低於10000 /μL的時候可以開始預防性的輸血
分離術血小板(Apheresis Platelet):
由同一名捐贈者反覆分離血小板,其餘成分會同時輸還給捐贈者,醫院有時會使用單位PH
特別有優勢:當捐血者和接受者是同一個家族,或HLA 或platelet antigen測試吻合度高
1PH血小板的含量約等於 12 U的傳統血小板濃厚液,內含大約3 × 1011 的血小板
傳統血小板濃厚液(whole blood-derived platelets/Platelet concentrate):
使用250ml之全血製備成1U,約含2.75×1010個血小板以上
(相較下是書上和美國的資料的一半,他們一次是以500ml為單位)
減白血小板 (Leukocyte-reduced Platelet)
和減白紅血球的精神和模式是一樣的,希望降低 alloimmunization and 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 反應以及免疫系統對platelet消耗
優勢減白的血小板製品毫無疑問的可以降低免疫造成的血小板破壞
3% vs.控制組的13% (p = 0.004)
TRAP trial (N Engl J Med 1997 Dec 25;337(26):1861 full-text)
麻煩健保給付規定...
長期輸血之病患(包括再生不良性貧血、紅血球造血異常、化學治療、海洋性貧血)、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新生兒及免疫不全及因白血球引致發燒發冷反應二次以上之病患等才能使用。所以臨床上也少用了
至於要選哪一種呢?單一捐贈者的好處對於感染的預防是比較有好處(來源只有一個嘛)。但是如果存在抗體造成的急性輸血反應就是全有全無,如果有免疫破壞就是全部破壞了。所以如果礙於適應症無法選擇減白血小板,有可能有免疫攻擊發生或者發燒的病人,也可以來賭賭看使用PH(當然押錯了就GG)。
(血液科老師補充)全台灣正推廣中,未來除非全台缺血甚至可能看不到傳統血小板濃厚液
另外,血小板由於保存的溫度相較其他血品高(20-24度振盪),抑菌效果也就少,感染的風險是最高的。保存時間約採血後的五天。
ABO需要吻合嗎:其實不合也可以輸,但如果輸進去發現效果不好,就要認真考慮配對合適的血型
輸血量預計
Dynamed: 每1PH 的血小板相等量 約可以拉高血小板 30-60 × 109/L,以預防性輸血的量來說是夠的。
對於製造不良血小板低下的住院病人來說,夠認真也是可以認真計算應該要有的劑量標準劑量 (2.2 × 1011/m2)
另外對於輸血的反應是好還是不好,除了直覺得抽血看數字,也是有公式可以算,不過在我有限的經歷裡面好像還沒遇到個使用時機,這邊就不列這麼多繁雜的東西了。
血漿製品
(上圖依據血液基金會資料更正為台灣版)
基本上是缺什麼就補什麼?也越來越多單獨的凝血因子濃縮藥物可以用(比如說factor VIII,效果還比較長),不過可能有available(
FFP的特點是有大量的捐贈者血漿,也就代表容積。輸太快的話會volume overload。
需要矯正凝血功能又不想要副作用的話,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如果可以使用是很理想的方案(不過台灣嘛...)。
另外FFP本身的INR約落在1.5-1.7之間,所以沒有比這個值更高的INR是不適合輸FFP來矯正的。也因此,開始矯正的門檻約抓在INR 2.0左右。(國外的數據,國內FFP約 INR1.2 ?來自醫院先見的補充)
參考資料:
DynaMed Database
UptoDate
Prim Care Clin Office Pract 43 (2016) 651–659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